导语:我国成语很多都出自一些典故,而这些典故中,都能体现出每一个字的含义。其中,成语饮鸩止渴就出自一个典故,其现在形容用错误方法脱困。那么,你知道其中鸩是什么东西吗?到底饮鸩止渴的鸩什么意思呢?一起来了解。
成语饮鸩止渴形容用错误方法脱困其中鸩是什么 饮鸩止渴的鸩什么意思
成语饮鸩止渴
毒鸟。“饮鸩止渴”指喝毒酒解渴,其中,鸩是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出自《后汉书·霍请传》。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禁切,音沈。《说文》毒鸟也。《玉篇》毒鸟食蛇,其羽画酒,飮之卽死。《广雅》鸩鸟。其雄谓之运日,其雌谓之隂谐。《广志》鸩形似鹰,大如鹗,毛黑,喙长,食蛇及橡实。《晋语》置鸩於酒。《屈原·离骚》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予以不好。又鸩有同名殊类者。《山海经》瑶碧之山有鸟,状如雉,恒食蜚,名曰鸩。又通作酖。《左传·闵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怀也。《注》酖与鸩通。又《集韵》徒南切,音覃。义同。又丁绀切,音馾。鸟名。或作。
《卷四》《鸟部》鸩 · 毒鸟也。从鸟冘声。一名运日。直禁切。
毒鸟也。左传正义。鸩鸟食蝮。以羽翮擽酒水中。饮之则杀人。按左传鸩毒字皆作酖。假借也。酉部曰。酖、乐酒也。从鸟。冘声。直禁切。古音在八部。一曰运日。一曰犹一名也。广雅云。雄曰运日。雌曰阴谐。淮南书云。晖日知晏。阴谐知雨。
相关典故:
饮鸩止渴典故
“饮鸩止渴”典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八·霍谞传第三十八》:“光衣冠子孙,径路平易,位极州郡,日望征辟,亦无瑕秽纤介之累,无故刊定诏书,欲以何名?就有所疑,当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
东汉时,有人于大将军梁商之前,诬告霍谞之舅父宋光,私自删改朝廷诏书,光为此而入狱。时年仅十五岁之霍谞上书予商,为光辩白。书曰:“光位极州长,素来奉公守法,无纤介之罪,纵于诏书有所存疑,亦不敢冒死而擅改。犹如人在饥时,以毒草来充饥;而于渴时,饮鸩酒以解渴,甫一沾唇,未入腹中,已告命丧,焉可为哉?”商阅书后,甚觉有理,呈于皇上。未几,光免罪获释。
霍谞是东汉人,他自幼发奋读书,从小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才华,年纪轻轻便精通四书五经,并通过了明经科的考试。他在当地是有名的“小才子”,长大以后,曾为河南尹,后做过廷尉。
霍谞有个在郡里当官的舅舅,叫宋光。由于他为人正直、秉公执法,所以成了一些权贵的眼中钉。后来,权贵们联合起来诬告宋光篡改诏书,皇帝信以为真,就把宋光逮捕,押到京都洛阳,关进了监狱。这时,霍谞才十五岁。
霍谞不相信舅舅会篡改诏书。宋光入狱以后,霍谞十分着急,日夜思考解救舅舅的方法。最后,他决定给当时掌管朝廷大权的大将军梁商写一封信,为舅舅申冤。
他在信中说:宋光出身官宦之家,仕途平稳顺利,现已位居地方首长的高位。他为人正直、秉公守法,从而得到了朝廷的重用。这样的一个人,即使对于皇上的诏书有所疑虑,也会采用一种稳当的方式来解决,怎么可能冒着死罪私下更改诏书?这样的行为好比是一个人为了充饥而去吃附子,为了解渴而去饮鸩 (“鸩”的羽毛泡过的毒酒)。这样的话,食物还没进到肠胃里,刚到咽喉人就已经断气了,怎么可能会有人这样做呢?
梁商读了这封信,觉得霍谞说得很有道理,又听说他只有十五岁,对他的胆识颇为赞赏。后来,梁商不仅重审此案,还亲自到皇帝那里替宋光辩白。案件终于真相大白,宋光也被无罪释放。从此以后,霍谞的名声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生活知识推荐:
中国古代鸳鸯一词最早用来比作什么 鸳鸯在古代最早是象征爱情吗
鸳鸯一词最早是比作什么 古时候鸳鸯最早是代表什么感情的
喝粥不小心吞下一红枣核过几天觉得肚子疼应该怎么做 不小心把枣核吞下去了怎么办
不小心吞了枣核几天后肚子痛怎么处理 不小心吞下一刻枣核会自己排出来吗
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年份吗 2020年是有史以来最暖的一年吗
记录年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国是从哪一年开始记录年份的
泰山山顶矿泉水多少钱一瓶 泰山山顶矿泉水每瓶多少钱
为什么十二月是最幸运的一个月 十二月是最幸运的一个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