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日
推出“思想的边界”这套丛书,是希望通过解读近现代思想家、作家的书信,再现书信背后的故事,聆听书信主人讲述各自生命岁月中那些波澜壮阔或风平浪静、风卷云涌或云淡风轻,从而能够走近他们更加真实而完整的生命角色。
作为思想家、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思想文化的巨匠,他们在身后都留下了盈千累万的佳作,再现“文章之无穷”的魅力,建立了“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历史等诸多领域和学科树立了使后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丰碑。他们的名声,如曹丕所言“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自传于后”,完全来自于他们的作品及其所达到的思想的深度、广度、高度。我们今天想要了解他们,最重要的途径是阅读、研究他们的作品,唯有如此,才能对他们的思想有所领会。
纵览中国思想史,有个现象值得关注,即中国思想史上的大部分思想家,其思想最初分散在不同的文章中陈述,以不同的体裁、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缺少统一而缜密的逻辑结构将其思想系统完整地表述出来。关于这个现象,徐复观先生作过论述:“一个思想家的思想,有如一个文学家的文章,必定有由主题所展开的结构。读者能把握到他的结构,才算把握到他的思想。西方哲学家的思想结构,常即表现为他们的著作的结构。他们的著作的展开,即是他们思想的展开,这便使读者易于把握。但中国的思想家,很少是有意识地以有组织的文章结构来表达他们思想的结构,而常是把他们的中心论点,分散在许多文字单元中去;同时,在同一篇文字中又常关涉到许多观念、许多问题。即使在一篇文章或一段语录中是专谈某一观念、某一问题,但也常只谈到某一观念、某一问题、对某一特定的人或事所需要说明的某侧面,而很少下一种抽象的可以概括全般的定义或界说。”(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第2页。)这种现象导致了至少两个问题:一是影响思想家作品的完整性;一是增加了对于思想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的难度。今天我们经常遗憾于一些思想家的作品很难收集完整,年代久远、散佚损毁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原因,但其最初呈现形式的多样化、多元化,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以上是这套丛书希望努力完成的一个任务。此外,还有一个希望,即努力为读者还原思想家们相对完整的生命角色。
我们这套丛书中所讨论的思想家,他们的唯一性即是他们通过所创作的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塑造了其区别于他者的差异性。如鲁迅所以区别于他者的差异性,在于其创作作品的唯一性,其他的思想家、作家亦是如此。他们的作品个性鲜明,各有各的独具无二的特色。由此而看,还原他们的生命角色似乎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我们绝不会把鲁迅的身份与茅盾的身份混淆,将郭沫若的身份与巴金的身份混淆。确实如此。但从如今所呈现出来的现象看,他们各自的角色并没有得到完整而准确的还原。如关于鲁迅。在大部分读者印象中鲁迅是作家,但大家并不太了解,除了作家,鲁迅还担任过公务员,还是左翼作家联盟的核心人物,也是一个忠实的美术爱好者,甚至是一个美食家,如此等等,他的多元生命角色并没有为多数人所了解。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思想无形式无边界,是就其内容而言,而作为人类精神文化遗产,思想的传承所需载体是有形式、有边界的,比如从人类最初记录文字用的岩石、龟片、贝壳、陶器、青铜器、动物皮革、锦帛、树木、竹子,到纸张,再到今天的电子设备,都是有形有边的载体。在这个意义上,无形式无边界的思想并不是真的无形式无边界。我们推出这套丛书,希望将以上二者融会在一起,兼而有之:一是为无边界的思想划定“边界”,在其无边界结束之处、在其“边界”开始之处探寻思想的火花碎片;一是为有边界的思想的载体增添新的品种,超越有限,探索无限。
中国文艺的最高境界是言尽而意未尽,思想的最高境界亦是如此:有边界之处超越边界,探寻思想的无界。
是为序。
2021年1月11日北京
(“思想的边界”丛书预计十部,首期四部《书信里的文章大家》《巴金书信中的历史枝叶》《“信”者“信史”也——茅盾书信研究》《郭沫若书信中的当代中国》将于2021年2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有删节)